0〜5歲學前階段的孩子可塑性強,不論在生理或心理方面,都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,再加上這個階段的孩子相較於其他時期,更加依賴照顧者、與照顧者的關係最為緊密,因此,0〜5歲可說是父母在孩子一生當中給予教養最關鍵的黃金時期。不同年齡的孩子會有不同的發展特性,在父母的教養上也會發生不同的問題,以下針對各個階段加以詳述。

0〜1歲寳寳

成長最迅速的一年
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兼任講師柯良宜指出,人生的第一年對孩子後來的成長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年,雖然這時他沒有語言與外界溝通,但他的情緒經驗都會被記錄在腦海裡,影響往後對世界的看法。剛出生寳寳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,但是到了3、4個月以後,他們醒過來的時間會越來越長,7、8個月後和大人有越來越多的互動,情緒表達也越來越豐富,照顧者可以很明顯的知道寳寳現在是開心還是生氣。

從出生就需要遊戲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,很多人誤以為6個月前的Baby只會吃飯、睡覺,其實不然,大腦研究發現,0〜6歲的寳寳已經一直在發展聽懂、並且想要說的能力,6個月的寳寳不但能聽懂大人的話語,他還想要說話,只是口腔肌肉的發展尚未成熟,因此無法發出語言。這件事情提醒我們,即使小寳寳只能躺在床上,還是需要父母和他進行大量的遊戲,而不是只有照料吃喝拉撒睡就好,遊戲會促進神經突觸的連結,因此越小開始越好。

父母最好能經常逗弄0〜3個月的嬰兒,並且在互動中觀察孩子對於聲音是否給予回應,聽到搖鈴聲會不會想伸手拿到手裡玩。3〜5個月時,則要注意寳寳的視覺功能是否正常,能否注視距離20公分的玩具5秒左右,且目光是不是能夠跟著玩具左右移動。

會獨立翻身起,開始多「趴」
多爬會變聰明,是真的嗎?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,爬行的過程是人類一生當中用最多皮膚和地面接觸的時間(等到會站以後,就只剩腳掌的接觸),爬行時,地板給皮膚的大面積刺激會回傳進大腦,且不斷地活化大腦。此外,爬行也會讓上臂、腹部及下肢的肌肉長得更好、更有力,2〜3歲時通常會檢測孩子把球舉高高再丟出去的能力,多爬的孩子通常都會表現得比較好。

如何讓孩子多爬?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,約莫6、7個月大、可以獨立翻身起,就可以大量給孩子「趴姿」的經驗,多讓孩子在地墊上玩,用玩具引導他往前拿取的欲望,如此不但能訓練頸背張力,還能強化上臂、腹部和下肢的力氣,寳寳才有能力把身體支撐起來。

不爬會導致發展遲緩嗎?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,在臨床上,不爬沒有發展上的問題,但爬行經驗少的孩子確實在動作協調的能力上會比較弱,爬行的經驗最好能夠累積約3個月左右比較好,即使寳寳晚點站立也沒關係,建議家長在此時期多將寳寳喜愛的物品放置於地板上,不要放在過高的地方,以免寳寳因探索的欲望而提早開始站立。

邁向站立的過程
爬行一陣子後,約9個月大起,寳寳會開始出現跪姿,包括「低跪姿」、「高跪姿」,這讓寳寳可以用比較高的姿態來探索更高的物品,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父母會誤以為高跪姿會傷害膝蓋,便阻止寳寳這種動作,但其實這是正常的發展過程,少了這個階段,孩子會不知道該如何從坐姿轉變成站姿,況且,跪姿也是一種很好的腳力練習。出現跪姿後,接著孩子會漸漸發展出「扶站」,朝向獨立站立邁進!

發展依附關係
柯良宜老師指出,通常到了9個月,我們可以發現寳寳開始變得怕生,不像之前任誰抱都無所謂,他會開始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上的依附,9個月〜2歲這段期間被稱為「依附關係建立期」,寳寳必須感受到當他有需要時(如肚子餓、尿布濕了),會有人馬上回應、滿足他,如此他才能逐漸形成安全感,並且在腦海中建立一種印象,認為這個世界是友善的、別人是可以期待的,這種依附關係的建立,對寳寳往後面對自己與他人的態度影響非常深遠,例如:在兩性關係與婚姻關係裡,他們能否抱持信任的態度。

校長爸爸黃登漢認為,父母應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,即使有其他人幫忙家事(如:外傭),也別完全把孩子交給別人照顧,帶孩子不是「家事」,而是一種神聖的「天職」,是追求幸福的歷程,一家人共享這當中的喜怒哀樂,不論是歡樂或衝突,將來回想起來都是美好的回憶,現在你買禮物給他,將來他買禮物給你,這就是幸福。沒有共同相處,就沒有共同的記憶;沒有共同記憶,就沒有共同的感情,孩子就只是一個「在你家長大的人」而已。

帶寶寶出門去
許多家長因為擔心寶寶生病而不敢帶他出門,甚至覺得1歲以前要關在家裡比較好,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分享了自家寶貝的經驗:「我們從寶寶6個月開始,就帶著他參加親戚朋友的大小婚宴、聚會,因為我們希望他的社交能力好,而且別人逗他一次,他的大腦反應連結就多一次,所以應該多讓1歲前的寶寶與人接觸,也可避免日後發展成後天因素造成的社交障礙疾病,如後天引起的自閉症。此外,3個月後寶寶的視覺已經開始成熟,可以看到較遠距離的物體和色彩,如果整天待在狹小的範圍內,會影響視覺的發展,應該多讓寶寶出門接收刺激才好,如果害怕感染疾病,可以等3個月後,打過主要幾個疫苗再帶出門,地點也可以先從乾淨、空曠的戶外空間(如:公園)開始。」


1〜2歲寳寳

語言的出現
1歲後,寶寶開始出現語言,可以透過語言來表達需求,已經有別於1歲前只能用哭叫的方式與人溝通,當能夠成功溝通時(如:受到鼓勵、得到回饋),寶寶會有很大的成就感,也就大大提高了他的內在成就動機。

1歲寶寶的語言,會從簡單的單字開始(爸、媽、車、狗),1歲半前通常會進步到疊字(爸爸、媽媽、車車、狗狗),接近2歲時可能開始出現簡單的句子(爸爸媽媽抱抱),寶寶的語言之所以會越拉越長,是因為他的需求越來越多,必須透過較長的句子才能達到成功溝通的目的。
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表示,語言發展較慢可能影響孩子的成就動機,2歲前還沒有出現簡單疊字的孩子,他的情緒發展通常比較差,因為沒有工具和別人溝通,只能用原始的哭泣、憤怒來表達,所以他的情緒表達、挫折容忍度就比較會有問題,因此,好好引導孩子把語言學好是很重要的,此時的教養重點是大量陪孩子講話、閱讀,且孩子只要發出聲音或語言就立即給予回饋。

從站立到奔跑
寶寶由爬行到獨立站立對他最大的意義,就是讓他的視野變得更寬廣,這對寶寶來說是一種很驚奇、意外的收穫,讓他發現「原來世界這麼大」,也因此,能夠站立的寶寶通常不願意再低下來爬行。另外一個重要意義,是讓寶寶的移動速度變得更快,寶寶會發現用2隻腳走路好像比4隻腳更快耶!於是樂於不斷練習,帶來更多的成就感。

學會獨立站立後,寶寶漸漸可以開始走1、2步路,約1歲3個月前可以完全放手自己行走,此時寶寶走路的姿態很可愛,就像保持平衡般將雙手高舉,搖搖晃晃的走路。1歲3個月〜1歲6個月,寶寶行走時雙手可以放下,不需要舉高,走得也更穩了,不會經常跌倒。1歲6個月〜1歲10個月的寶寶開始能夠快走,而且好像快要跑起來了呢!1歲10個月〜2歲的寶寶,可能開始出現小跑步,甚至會用衝的,一開始寶寶一樣是雙手高舉的「小飛機跑」,之後再轉變成正常跑步。

開始探索周圍世界
從站立到奔跑,讓視眼變遠、移動更快,這些動作發展背後的心智意義,是因為寶寶想快一點拿到他需要的東西,或到他需要的人身邊。因此可想而知,行動力漸強的寶寶也會變得更加好奇、好動且精力充沛,此時他們最大的挑戰和「重要任務」就是探索周圍的世界。可是他們對於外在環境的事物特性與規則卻很陌生,不知道杯子掉到地上會打碎、遙控器丟進水裡會壞掉,所以家長常覺得這個階段的孩子很討厭,不斷地闖禍。

校長爸爸黃登漢表示,其實這些探索行為都是孩子的學習過程,父母除了耐心引導,讓他知道什麼不能做,以及不能做的原因以外,還要注意家中的環境是否安全,危險的物品儘量收起來或進行處理(如:電風扇加上安全網),以免寶寶因好奇心而受傷。

這時的寶寶沒有控制行為和情緒的能力,想要的東西就要馬上得到,建議爸比媽咪採用一面安慰,一面以其他替代物轉移注意力的方式,讓寶寶停止哭鬧。由於寶寶的詞彙理解能力還不夠,父母可以用示範動作+表情的方式來表達事物的危險性,讓孩子懂得害怕(如:假裝碰到火,然後說「好燙!」,輔以誇張的疼痛表情)。

生活自理&專注力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認為,其實1歲寶寶就可以慢慢開始訓練生活自理的能力了,以吃飯為例,可以試著讓寶寶以安全餐具自己用餐,如果家長因為無法接受孩子吃得亂七八糟,遲遲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練習,孩子日後的生活自理與獨立能力就會比別人差,甚至還會影響專注力。

因為在孩子自己拿湯匙時,孩子可以同時訓練「視覺專注力」(我最喜歡的菜菜在哪裡?)、「肢體專注力」(等不及了!第一口就要挖到!),以及「手眼協調專注力」(喔喔!要放進嘴巴裡,不是鼻子裡〜),而不像被動餵食時,只需要「把嘴打開」的專注力而已。「主動」,是培養專注力的關鍵,也會讓孩子覺得整個過程更加有趣。


2〜3歲寳寳

最難搞的年紀
2歲以上的寶寶被稱為「Trouble two」、「貓狗都不理」的年紀,可說是0〜5歲中最難稿的年齡層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,因為這時孩子的內在需求變多了,語言卻還不夠成熟,不太能夠表達出心裡想要的東西,所以仍會使用「哭」、「番」、「盧」…等原始方式表達需要。

再加上2歲以後孩子的活動量更大了,家裡提供的空間已經無法滿足他,舉例來說,這時他非常喜歡跑、跳、攀爬,環境所提供的刺激卻無法配合,這有違他的發展,想必他心裡的OS一定是:「我已經變得這麼厲害了,卻沒有地方玩,待在這麼小的地方,只有媽媽一個人在!她又不知道我要什麼,也不帶我出去,所以倒楣鬼就是媽媽,我要把氣都出在媽媽身上!」

多帶孩子出門走走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建議父母,多帶2〜3歲的孩子出門認識世界,並消耗身體的活動量,好讓他充分練習這個階段動作上的發展,要是少了這些環境刺激,孩子很可能產生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,如怕高(不敢盪鞦韆或溜滑梯)、怕陌生人、怕抱、怕碰、怕眼神接觸…等,也有可能變得易常過動,在家裡爬上爬下、撞到東西也不怕痛,在詢問父母的教養方式後發現,這類孩子每週的身體活動可能只有1次,平時就像小寶寶一樣照3餐餵飯而已,自己在家玩自己的,連玩都被禁止時就只能看電視。

此外,建議父母也讓這階段的孩子盡量有和同儕互動的機會,一次親友聚會、拜訪別人或邀請別人來家裡的經驗都可以,這時寶寶開始需要知道「團體」這件事,了解除了自己以外,還有別人,並且要開始練習分享、輪流等人際技巧。

其實,2歲孩子是好奇的寶寶,他們樂於學習也喜歡嘗試新的事物,最喜歡今天去的地方和昨天不同,喜歡無法預期這次爸比媽咪要帶他去哪裡玩的感覺,但是當他的需求無法滿足時,就會變成最難搞的寶寶。

不要嘲笑學語寶寶
剛滿2歲的寶寶,語言還沒發展得很好,但在快接近3歲時,說話的能力就明顯地提升,可以用簡單的句子和別人溝通。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提醒父母,當寶寶對你說話時,請務必有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講完,不要插話,也不要直接幫孩子講完他想表達的意思,否則會阻止了孩子開口說話的經驗和動機。

更重要的是,父母不要不經意地嘲笑孩子的語言,否則會讓孩子有很大的挫折感,降低其開口說話的意願,尤其對語言發展較慢的小男孩更不能如此。2歲半時,很多孩子可能進入「幼兒口吃期」,這是由於心裡有很多話想說,口腔動作卻來不及反應所導致,這時千萬要自然地面對,不要模仿他或嘲笑他,否則孩子感受到壓力,可能加劇或延長口吃的情況。


3〜4歲寳寳

愛問為什麼 
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林惠雅指出,3〜4歲孩子的認知發展特徵,是「表徵能力」逐漸進步,可以用一個抽象的東西代替另一件具體的事情,例如:以手勢代表打電話,透過語言陳述剛才發生的事情…等,所以他的語言能力會越來越好,開始進入一個喜歡問「為什麼」的時期,但是他的問題經常會沒完沒了,以致於父母最後只好要孩子閉嘴。

林惠雅老師認為,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時,不要斥責孩子或嫌他煩,否則會減少孩子探索環境的好奇心,往好處想,這顯示孩子有旺盛的求知欲,建議父母,除了給答案之外,也可以引導他思考:「那你想想看是為什麼呢?」,讓孩子把時間花在想答案,同時也能訓練孩子的推理能力,另一方面也可避免孩子不間斷地問下去(刪除)。

善用賞罰建立規範
從發展心理學者的Erikson的理論來看,3〜6歲的孩子處於自動自發或退縮內疚的階段,因為對環境很好奇,就時常惹出意外,但如果父母對他使用太強烈的處罰,則會讓孩子變得退縮、被動。再加上在道德發展方面,他們對事情對錯的判斷會依據結果的好壞來判定,如果結果是好的(被稱讚),他就會認定這是件好事,要是結果是壞的(被處罰),他就會覺得這是不對的事情。

因此,綜合上述所言,如何利用適當的鼓勵或處罰來建立這個階段孩子的規矩,是非常重要的,父母要在合理的範圍內鼓勵孩子的好奇探索,但也要在有不適當行為時想辦法加以制止。

林惠雅老師提供以下教養建議:
1. 3歲的(刪除)孩子喜歡模仿,因此父母就是孩子學習的對象,應以身作則,即使生氣也別情緒失控。

2. 平常多鼓勵孩子,且要具體指明孩子的良好表現,而不僅是空泛地讚揚孩子的人格(如:你真的好乖、好棒),孩子會不知道是哪裡做對。不論讚美或責罵,都應對事而不對人。


3. 制止孩子行為時,要給他替代的行為,否則孩子也不懂得你希望他做什麼,就會不停闖禍,舉例來說,要他「不准在地板跳,會吵到鄰居」的同時,可以告訴他:「請你去床上跳」。

4. 提供孩子一些選擇,告訴他每個選擇的後果,並徹底執行,但不是一輩子只能選一次,下次他還有機會改變自己的選擇,如:要吃飯,還是要看電視。

5. 當孩子失控時,暫時將他從有趣的環境隔離到無趣的環境反省,等孩子願意改變行為後才可回來繼續玩。

6. 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跟孩子講道理,但盡量用2、3句話說完,不要嘮叨不休。


4〜5歲寳寳

進入團體生活
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認為,4〜5歲的寶寶已具備一定的同理心,心智也逐漸成熟,已經有必要進入團體當中生活,因此,最適合進入幼兒園的階段是中班。在團體中,孩子可以透過成熟的同理心與心智技巧與同儕相互學習、模仿、協調、合作、競爭,對他的成長將會有很大的幫助。

建立共同討論的模式
林惠雅老師指出,4歲以後,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會更好,但認知能力還不若成人一般成熟,因此,父母常會覺得這階段的小孩很愛狡辯,淨說些歪理,但對孩子而言,他卻覺得自己說的很有道理,父母說的才是歪理。因此,爸爸媽媽一定要以理服人,和孩子建立出正確的共同討論模式,若及早培養這樣的習慣,等到孩子國小六年級才說:「我們來討論吧!」,屆時彼此的互動模式早已固定,討論時不是你罵他,就是他罵你。

共同討論雙贏策略:
1. 找出意見不同的癥結在哪裡,才知道要討論的重點,不會搞不清楚雙方在吵些什麼。

2. 雙方都有表達意見的機會,先讓彼此充分陳述想法,不要急著指出對方意見的缺點或嘲笑對方的意見。否則孩子會覺得沒什麼好講的,一講就被批評。

3. 如果孩子在表達意見時無法說明得很清楚,試著客觀地為他澄清他想表達的意見,幫忙他把想法說出來。

4. 每個意見都各別討論它的優缺點,包括父母的意見也不例外,孩子才會覺得心理平衡。

5. 決定一個雙方都接受,雖然不是完全滿意的結果。

6. 當有任何一人情緒瀕臨失控,先離開5分鐘,讓彼此冷靜下來再回來討論,以避免出現情緒性的言語或舉動。


文章擷取自嬰兒&母親 育兒生活 9月號 NO.268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鵝依酷PChome 商店街 http://www.pcstore.com.tw/req888/

鵝依酷粉絲頁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req888

鵝依酷官網 http://www.21cool.eileenmall.com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喵喵人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